首页 > 科研动态

我所在揭示不同耐旱性小麦对干旱的响应机制差异方面取得新进展

2025-05-06 09:42:00 作者:郭晓蕊 来源:小麦中心育种研究室

近日,我所小麦育种研究室在农林科学二区Top期刊《BMC Plant Biology》发表了题为“Integrated transcriptome and metabolome analysis revealed differential drought stress response mechanisms of wheat seedlings with varying drought toleranc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分析了3种耐旱性不同的小麦幼苗在干旱胁迫下的转录组和代谢组,结果表明,耐旱性不同的小麦幼苗虽然具有部分相似的干旱胁迫响应机制,但其在黄酮类和酚酸类物质的生物合成及代谢通路存在明显不同。代谢组学和转录组学联合分析显示,干旱胁迫下,抗旱材料的黄酮类和酚酸类生物合成相关代谢产物和基因(HCT、FLS、CHS和F3 ' 5'H)均显著上调。综上所述,黄酮和酚酸类物质与小麦幼苗耐旱性有关,其生物合成相关代谢物和基因的差异表达可能是导致小麦幼苗耐旱性差异的关键因素。

干旱是导致小麦产量和质量降低的主要因素。该研究的发现不仅增强了我们对不同耐寒性小麦幼苗干旱响应机制的认识,而且为通过分子育种技术选育抗旱小麦品种提供理论依据和基因资源。

小麦中心育种研究室郭晓蕊博士和吕亮杰研究员为论文第一作者。该论文得到了河北省现代农业技术研究体系小麦创新团队专项基金(21326318D)、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青年基金(2023LYS01)等项目的资助。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186/s12870-025-06603-w。

1.jpg